45hMVZ2hTUt media.huanqiu.comarticle神木市:发展红色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/eo2uaijn2/eo2uc366i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,乡村珍藏着红色资源,承载着红色记忆,传颂着红色故事。为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,近年来,神木市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,利用红色资源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,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。 为了用好红色资源,赓续精神血脉,神木市贺家川镇对华国锋整风学习革命旧址、神府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等进行翻修改造,努力为全市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。 作为红色革命老区,近年来,贺家川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,投资5000余万元对红色革命旧址进行翻修改造,不仅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目前,贺家川镇已建成2处红色旅游景点,还有3处正在建设当中。 神木市贺家川镇副镇长 王建华 翻修改造革命旧址,一是为了保护历史遗迹,利用红色资源引导人们了解党的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。二是利用红色旅游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发展,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,从而实现乡村振兴。 神木市沙峁镇近年来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,狠抓红色旅游项目建设,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小镇。沙峁镇王家庄村曾是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旧址,这里留存着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困苦,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好旧址,沙峁镇投资1400余万元对其进行了提升改造。目前,项目即将收尾。 神木市沙峁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利平 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旧址这个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,将极大提升村容村貌,吸引大量游客来这里,也将为村民提供更多致富的新路子。 文化旅游要发展,基础设施需先行。近年来,沙峁镇坚持“强产业、兴文旅、优生态”的发展理念,通过加快生活垃圾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实施土地流转,修建旅游道路,加大绿化造林面积等措施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,不断提升镇域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 神木市沙峁镇人大主席 刘彦忠 近年来,沙峁镇投资5000余万元,实施了红色遗址保护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0余个工程项目,建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厂、沿河污水收集管网,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亩、旅游道路10公里、造林1.2万亩,成功创建了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。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。 今年以来,神木市按照“一山二水三城”文化旅游框架和“十四五”文旅发展规划,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神木的自然风光、悠久历史传承相结合,在完善规划、传承红色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,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神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构建全域共建、共融、共享的文旅发展新格局,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神木全新篇章。 1637626071484责编:陈奕榆林乡村振兴163762607148411[]{"email":"chenyi@huanqiu.com","name":"陈奕"}
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资源,乡村珍藏着红色资源,承载着红色记忆,传颂着红色故事。为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,近年来,神木市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,利用红色资源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,把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,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。 为了用好红色资源,赓续精神血脉,神木市贺家川镇对华国锋整风学习革命旧址、神府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等进行翻修改造,努力为全市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新高地。 作为红色革命老区,近年来,贺家川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,投资5000余万元对红色革命旧址进行翻修改造,不仅推动了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目前,贺家川镇已建成2处红色旅游景点,还有3处正在建设当中。 神木市贺家川镇副镇长 王建华 翻修改造革命旧址,一是为了保护历史遗迹,利用红色资源引导人们了解党的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。二是利用红色旅游带动乡村产业链的发展,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,从而实现乡村振兴。 神木市沙峁镇近年来也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,狠抓红色旅游项目建设,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小镇。沙峁镇王家庄村曾是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旧址,这里留存着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困苦,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好旧址,沙峁镇投资1400余万元对其进行了提升改造。目前,项目即将收尾。 神木市沙峁镇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王利平 晋绥边区公安总局旧址这个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,将极大提升村容村貌,吸引大量游客来这里,也将为村民提供更多致富的新路子。 文化旅游要发展,基础设施需先行。近年来,沙峁镇坚持“强产业、兴文旅、优生态”的发展理念,通过加快生活垃圾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实施土地流转,修建旅游道路,加大绿化造林面积等措施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,不断提升镇域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 神木市沙峁镇人大主席 刘彦忠 近年来,沙峁镇投资5000余万元,实施了红色遗址保护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0余个工程项目,建成了生活垃圾填埋厂、沿河污水收集管网,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亩、旅游道路10公里、造林1.2万亩,成功创建了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。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。 今年以来,神木市按照“一山二水三城”文化旅游框架和“十四五”文旅发展规划,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神木的自然风光、悠久历史传承相结合,在完善规划、传承红色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力,加快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神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,构建全域共建、共融、共享的文旅发展新格局,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神木全新篇章。